蒋一苇同志一生主要论文著作目录及简介
专著与文集
★ 机械工人基本数学(第一分册)机械工业出版社,1954年8月
★ 机械工人基本数学(第二分册)机械工业出版社,1954年12月
★ 机械工业与国家工业化通俗读物出版社,1956年5月
★ 生产作业计划讲话工人出版社,1958年
★ 技术进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出版社,1958年3月
★ 为什么工农业要同时并举天津人民出版社,1958年7月
★ 企业全面整顿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83年6月
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上海人民出版社,1984年
★ 论社会主义的企业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,1984年6月,1998年9月被评选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并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再版
★ 蒋一苇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,1986年12月
★ 从企业本位论到经济民主论北京周报出版社,1988年10月
★ 我的经济改革观经济管理出版社,1993年6月
参与主编的论文
★ 陈然烈士传略 重庆出版社,1983年6月
★ 工业经济与企业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,1983年6月
★ 首都钢铁公司经营管理考察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,1983年6月
★ 成都量具刃具厂经营管理考察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,1985年4月
★ 工业企业管理学(《经济管理》刊授联合大学教材)经济管理出版社,1985年8月
★ 中国式企业管理的探讨 经济管理出版社,1985年11月
★ 工业组织体制改革 经济管理出版社,1986年
★ 上海机床厂经营管理考察 经济管理出版社,1986年6月
★ 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开拓 经济管理出版社,1986年11月
★ 第二汽车制造厂经营管理考察 经济管理出版社,1987年9月
★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管理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,1988年5月
★ 古代管理思想与中国式管理 经济管理出版社,1989年1月
★ 企业集团概论 中国劳动出版社,1991年3月
★ 企业民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劳动出版社,1991年3月
★ 股份经济辞典 中国发展出版社,1992年7月
★ 大陆、台湾、香港学者研讨经济改革,经济发展,经济合作 经济管理出版社,1993年6月三论文
★ 科学建设需要和平,立即停止内战 《科学与生活》1946年创刊号
★ 我们对政治的一种看法 《科学与生活》1946年第2期
★ 居里夫人的人格 《人物杂志》1946年第5期
★ 理想、学业、拜金主义 《彷徨》1947年第7期
★ 充分发挥潜在能力是当前工业生产的重要课题 《科学与技术通讯》1951年第10期
★ 坚决贯彻厂长会议的精神和原则《机械工业》1955年第13期社论
★ 反对虚夸和骄傲 《机械工业》1956年第14期社论
★ 企业工作中的群众运动问题 《学习》1957年第8期
★ 解放思想,破除迷信,向四个现代化进军!——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85周年 《经济管理》1979年 第1期
★ 搞专业化协作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《经济管理》1979年第1期
★ 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贵在行动《经济管理》1979年第2期
★ 搞好经济调整,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奠定稳固的基础《经济管理》1979年第5期
★ 正确认识新的八字方针《经济管理》1979年第6期
★ 整顿企业管理中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《经济管理》1979年第7期
★ 讲求经济效果是人类经济生活的基础《光明日报》1980年5月15日
★ 鼓励竞争,保护竞争《工人日报》1980年6月3日
★ 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《经济管理》1980年第8期
★ 小集体的内部分配问题《文汇报》1980年10月9日
★ 企业领导体制有两种提法,哪种提法合理?《经济管理》1980年第9期
★ 坚持自愿互利原则,促进企业联合《经济管理》1980年第9期
★ 正确处理公司与工厂的关系——关于常州拖拉机公司的调查《经济管理》1981年第2期
★ 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企业的领导《经济管理》1981年第7期
★ 企业的全面整顿是建设性的整顿《人民日报》1982年2月16日
★ 开展企业的全面整顿,促进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《经济管理》1982年第2期
★ 工业企业的全面整顿是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重要环节《经济学周报》1982年3月1日
★ 为建立中国的管理学派而努力《财经问题研究》1982年第3期
★ 谈速度与经济效益《光明日报》1982年4月17日
★ 完善经济责任制,抓好三项建设《工厂管理》1982年第3期
★ 关于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问题1982年3月26日在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讨论会上的发言
★ 从重庆几个联合体的实践经验看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《经济管理》1983年第7期
★ 全面而系统地改,坚决而有秩序地改《经济管理》1983年第3期
★ 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与经济体制改革《经济体制改革》1983年创刊号
★ 关于提高企业素质的若干理论问题《经济研究》1983年第11期
★ 谈企业素质《工人日报》1983年10月10日
★ 要赞扬那些为改革者鸣锣开道的人《经济参考》1984年4月26日
★ 民主和法制是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关键《工人日报》1984年9月25日
★ 论企业管理的共性与个性《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》1984年第15期
★ 如何正确看待和学习先进经验《人民日报》1984年6月1日
★ 城市改革与放权简政《经济体制改革》1984年第5期
★ 改革不是瞎闹,需要理论指导《中国青年报》1984年10月30日
★ 实行奖金不封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几个问题《中国劳动》1984年第11期
★ 关于“科学与生活”、“彷徨”、“人物杂志”三个外围的史实《重庆党史研究资料》1984年第
8期
★ 在经济工作中要重视“概念”问题《经济工作通讯》1984年第17期
★ 再论社会主义企业的领导制度《红旗》1984年第24期
★ 为什么要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》1985年第2、3、4期
连载
★ 人事制度的一项改革——对实行聘任制的一些初浅认识《人才资源》1985年第3期
★ 正确处理公司问题是当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》1986年第1期
★ 谈谈树立职工的主人翁思想问题《人民日报》1986年2月28日
★ 落实自主权是发展横向联合的前提《人民日报》1986年4月7日
★ 横向经济联合与经济体制改革《光明日报》1986年4月12日
★ 实施破产法的积极意义《经济日报》1986年7月5日
★ 企业经济机制与破产法《经济参考》1986年7月8日
★ 关于解决大中型企业当前困境的研究报告1986年7月26日以联合调查组名义向国务院写的报告
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《世界经济导报》1986年第10期
★ 职工群众应当是企业的主体《工人日报》1986年11月4日
★ 谈职工主体论《北京日报》1986年12月15日
★ 建议组建投资公司《瞭望》1986年第27期
★ 关于劳动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《北京劳动》1987年第3、4期连载
★ 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民主管理《中国工运学报》1987年第1期
★ 关于制定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几点意见《重庆经济研究》1987年第6期
★ 扩大笼子剪断绳子搞活城市和企业《中国工业经济研究》1987年第5期
★ 我对经济体制的构想(一)《改革》1988年第1期
★ 谈社会主义企业和管理权威《工人日报》1988年3月18日
★ 我对经济体制的构想(二)《改革》1988年第2期
★ 改革面临四大隐忧问题《综合摘报》1988年第11期(1988年6月在七届人大会上的发言)
★ 我对经济体制的构想(三)《改革》1988年第5期
★ 关于企业集体股的争论《辽宁日报》1988年9月1日
★ 根治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《经济日报》1988年10月24日
★ 企业管理应超越早期资本主义方式《人民日报》1988年11月17日
★ 可悲的现象逻辑学《改革》1989年第1期
★ 论社会主义的企业家《中国企业家》1989年第2期
★ 论社会主义企业应当成为劳动者的命运共同体《中国工运》1989年第5期
★ 坚决执行“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”的基本路线《改革》1989年第5期
★ 对大型骨干企业不仅要搞活而且要救活《经济日报》1989年11月17日
★ 我国现阶段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——承包制《经济体制改革》1990年第4期
★ 完善股票市场发展股份经济(代发刊词)《股市动态分析》1990年创刊号
★ 是因势利导还是因噎废食《改革》1990年第5期
★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具体结合《经济日报》1990年12月7日
★ 论国有资产的价值观《经济研究》1991年第2期
★ 怎样看待股份制《上海工业经济报》1991年4月23日
★ 质量——市场与效益的牛耳《中国技术与监督报》1991年8月24日
★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《工人日报》1992年2月25日
★ 增强国营企业活力必须从治本上解决四个问题(在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发言,1992年写于空军总
医院)《经济日报》1992年3月14日
★ 坚持改革配合改革开拓新的金融业务《新金融》月刊1992年第3期
★ 深化企业改革必须实行四个分开《人民日报》1992年7月11日
★ 真正地实现“一、四、五”企业改革才能深化《环球企业信息》1992年第8期
★ 评我国现行的企业劳动制度《经济日报》1992年11月10日
★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《经济导刊》1993年第3期